(网经社讯)随着电商行业告别野蛮生长阶段,2024年以来多项重磅监管政策密集出台,标志着行业进入"强监管"时代。
在广告营销方面,财政部明确将信息流广告、直播佣金等投流费用纳入广告费范畴,适用15%的税前扣除标准(部分行业30%),超出部分需递延扣除,直接增加了高营销投入企业的税负成本。税务机关通过"双比对"系统严格监控平台数据与纳税申报差异,对年销售超500万元却未升级一般纳税人的企业重点稽查。
在税务监管层面,《互联网平台涉税信息报送管理办法》要求各大电商平台自2024年9月起,必须按月向税务机关报送店铺经营数据,包括订单金额、退款记录、优惠明细等全维度信息。特别是对年交易额超10万元的个人网店,平台需强制推送"税务事项提示",彻底堵住了过往个人卖家避税的漏洞。
除此之外,国税局、市监总局等国家机关还出台了相关“投流税”法规条例,约束监管行业乱象。对于一系列监管重拳和对电商行业的冲击:
知名商业实战导师,杭州税乎科技创始人夏徳标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&智库——网经社独家专访。
近几年以来,对电商行业出台的涉税新政层出不穷,层层加码。一方面说明国家对电商陈年旧屙问题的重视与高屋建瓴的决策,一方面也是进一些完善税收公平规范性和市场公平竞争性的必然。
电商公司的本质是线上的贸易公司,有巨大的涉零数据和带动了行业生态链的融合发展;从长远健康发展来看,必然要和线下的管理趋于一致。
因为电商发展的迅猛性与规模性,技术的创新性,确实带来了一定法律监管的滞后性,但迟早要规范,并且一定会规范起来。我们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电商合规新政,即自然而然,也非常正常。
那么我们具体来看电商卖家在各大平台的投流费,本质上就是广告宣发费,在企业所得税法中,明确规定了一般企业你广告与宣发费,不得超过企业实际营收额15%的标准。
因此这个情况只是电商行业财务规范的一个具体的要求和体现,未来还有更多方面,趋同接近于税收征管合规的规范性需求。
对于这个观点,大家不必过度解读。
财务和税务是休戚相关,因此,企业要做好涉税合规管理和必然要加强财务内控,和财务的涉税申报,处理好税会差异。只有主动拥抱合规监管,做好内控核算,才能以不变应万变,抓住行业合规变革震荡期的红利,始终引领行业的发展。
企业合规化,才是企业长久治安的基石;合规也是企业最省钱,最安全的经营方式。电商行业莫盖如此。
网经社在消费维权、立法等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,并得到有关部委、消协的肯定。如2020年网经社出席国家市监督总局在京召开的“互联网企业创建无传销网络平台座谈会”,发布国内首份《中国社交电商合规研究报告》;2017年承接浙江省工商局、浙江省消保委委托的“跨境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课题”;2016年承担承接国家工商总局和浙江省工商局“全国网络交易平台合规审查”调研课题项目;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、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,与《中国消费者报》举办的“促进电商发展指导网络消费”座谈会上,发布《2016年中国消费者网络消费洞察报告与网购指南》。
2024年9月25日,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暨浙江《消法》实施办法修改座谈会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。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受邀参加,并获聘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专家。
【小贴士】
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“电诉宝”(315.100EC.CN)运行10余年来,与全国近千家网络消费平台建立对接,影响1亿+网络消费用户,新系统实现一键投诉、24h在线、自助维权、同步直达、实时处理、进度查询、评价体系、法律求助、大数据分析等诸多功能。目前,平台“绿色通道”服务向广大网络消费平台开放,平台可自主申请入驻,实时受理、反馈和查询用户满意度评价。为了更好地营造公开、透明、健康的网络消费投诉环境,“电诉宝”公开版已正式上线,新增用户投诉实时受理动态、月度平台投诉量TOP10、热点投诉地区、投诉榜(依据投诉量排行)等模块,让投诉过程透明化,一手掌握信息动态。